2014年度鼎正营销会议技术汇报
三、逄守范
就蛋鸡重点疾病治疗方案做介绍
1.法氏囊炎病防治:五疫清(400斤水)+嗪普安(300斤水)+肾宝(300斤水),治疗效果确实。
2.传染性支气管炎:五疫清(400斤水)+嗪普安(300斤水)+肾宝(300斤水),治疗效果确实。
3.肠毒综合症:杨树花口服液(每瓶600斤水)+顶红(每瓶300斤水)
4.重症流感:扶正解毒散(强效瘟感灵)(400-500斤料)+杆囊双绝(300斤贺岁)+德力康(300斤水)+蛋多乐(1500-2000斤水)+呼感宁(400斤水),治疗效果较好。
四、韩广永
就蛋鸡无产蛋高峰及产蛋下降原因进行分析
分析和探讨:主要从非传染性因素(包括种鸡,饲养管理,环境,药物等),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以及产蛋期患病后管理不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非传染性因素
1.1种鸡的影响 种鸡的遗传稳定性,种鸡的健康情况,都会间接的影响商品代的生产性能。还有个别小的孵化场用商品代与上代种公鸡重复杂交的种蛋即假种蛋进行孵化,这样的蛋鸡根本不会出现产蛋高峰。
1.2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当 个体发育不整齐,体重差异较大,开产不均匀,产蛋率上升较慢。开产时的体重必须达标或者超过标准体重。
1.3饲料方面 饲料配制不合理,饲料的品质不佳
1.4饲养方面 饲养的连续性较差,饲喂时间、次数、方式不固定。
1.5环境因素 有害气体(NH3、H2S);光照不足(每天14-16h,光照强度,均匀度);温度(13-23度,超过30度或低于8度, 都会影响产蛋。在25-30度时,温度每升高1度,产蛋率下降1.5%。)
1.6应激因素 惊吓,变更饲料,接种疫苗等
1.7管理方面的因素 未能适时转群没有很好的整理鸡群
1.8药物方面的因素 金刚烷胺,磺胺类,呋喃类(痢特灵),抗生素类(氯霉素、北里霉素等),嘌呤类药物(氨茶碱),激素类(地米),四环素类(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氨基糖苷类(新霉素、卡那霉素),抗球虫药物(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
2.传染性因素方面
2.1病毒性疾病
2.1.1新城疫(ND):主要集中在220-350日龄的蛋鸡多发,可导致产蛋率下降20-40%不等。产蛋期每2个月免疫一次,免疫前用“五疫清”饮水3天。
2.1.2马立克氏病:
2.1.3禽流感:各种日龄都可感染,弱毒型可使产蛋率下降 10-30%。在高发期每月用“呼感宁”饮水3-4天,“强效瘟感灵”拌料5-7天,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流感的发生。
2.1.4鸡传染性贫血:
2.1.5禽脑脊髓炎:
2.1.6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2.1.7传染性支气管炎:
2.2细菌性疾病
2.2.1沙门氏菌病:(白痢和伤寒)治疗时可以用“氟苯康”或“嗪普安”饮水。
2.2.2大肠杆菌病:(输卵管炎和腹膜炎)治疗时可用“嗪普安”或“百菌清”饮水,同时配合“化湿止泻散”拌料。
2.2.3传染性鼻炎: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下降率10-40%。治疗时可用“顶红”、“呼佐芬”,严重的可以用“舒美通”饮水,可配合“麻杏石甘散”拌料。
2.2.4其他细菌性疾病:禽霍乱、支原体、葡萄球菌、坏死性肠炎等疾病也可造成产蛋下降。
2.3寄生虫病
2.3.1白冠病:又叫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多在夏秋季流行。治疗可用“顶红”饮水。
2.3.2螨虫病:可用左旋咪唑拌料。
3.产蛋期患病后管理不当
3.1不及时调整饲料中钙的含量:减少石粉
3.2未及时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含量:
3.3低产鸡、停产鸡没有淘汰:
3.4没有根据病情调整饲喂方案:少喂勤添
4.讨论
蛋鸡无产蛋高峰及产蛋下降的病因十分复杂,应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饲养管理、免疫、药物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找出致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2015-2-13